《自然》子刊:熬夜毁胶原蛋白!科学家发现,破坏昼夜节律导致胶原蛋白的合成受阻,弹性变差,强度降低丨科学大发现

发布日期:2020-01-09

还在炖猪蹄煮阿胶补充胶原蛋白吗?不如来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。

近日,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Joan ChangQing Jun Meng Karl Kadler等研究发现,胶原蛋白的合成、分泌和降解,都依赖于昼夜节律。破坏昼夜节律会让胶原蛋白纤维堆积,结构紊乱,弹性和强度大大下降。这一研究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[1]

所以说,要想皮肤胶原满满,紧致有弹性,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。

通讯作者Qing Jun Meng(右)和 Karl Kadler(左)

(来自research.manchester.ac.uk

胶原蛋白这个概念,被各种美容产品炒上了天,跟皮肤的好坏深深绑定在了一起。不过要是以为胶原蛋白只是跟“脸”有关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

要知道,人体里按重量算,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各种胶原蛋白[2]。除了让皮肤光滑紧致外,肌腱、骨骼等结构也有胶原蛋白的大量参与,整合素等等生物大分子要附着在胶原蛋白纤维上发挥作用。可以说,人体的生长发育,处处都离不开胶原蛋白。

胶原蛋白从胚胎时就开始产生[3],更新很慢[4],甚至曾被人们认为是静态的,永不更新的,只会损伤一点没一点。不过生命体里的东西,总会有新陈代谢。实际上,成纤维细胞在机械刺激下会合成分泌胶原蛋白[5]。运动后,组织液中的胶原蛋白前体PC-Ⅰ水平也会升高[6]

成纤维细胞和其分泌的胶原蛋白

而且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,似乎还很有规律。有研究发现,血液中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的标志物浓度,都存在昼夜节律[7,8]。而在主要由胶原构成的软骨组织中,特异性破坏掉生物钟,可以导致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退化和椎间盘纤维化[9,10]

也就是说,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,很可能也和昼夜节律有关。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研究。

在电子显微镜下,研究人员发现,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上,小鼠跟腱里的胶原蛋白纤维的直径分布有很大不同:

直径在75nm以下的D1类胶原纤维和75~150nmD2类胶原纤维数量,大约在每天开始光照后7小时左右达到高峰,进入黑暗后4小时左右到达低谷。而直径大于150nmD3类纤维与之相反,大约在每天开始光照后7小时左右达到低谷,进入黑暗后4小时左右到达高峰。

D1D2D3纤维具有相反的昼夜节律

基因层面上,研究人员发现,在一个昼夜周期中,SEC61TANGO1PDE4DVPS33B这四种蛋白会依次表达。

其中,SEC61是一个转座子,负责调控基因表达。而剩下的三个,TANGO1负责内质网中分泌蛋白的装车PDE4D与胶原蛋白的转运有关,而VPS33B负责胶原蛋白的翻译后修饰。它们的依次表达,也正对应着胶原蛋白从内质网出来,经过修饰,最终分泌的过程,是组装胶原纤维所必需的。

另一方面,负责胶原纤维降解的酶——CTSK,也具有昼夜节律性的表达,大约在光照后3小时达到高峰。在正常的昼夜节律下,胶原蛋白每天在夜间分泌组装,到了白天再慢慢开始降解,维持了一个动态平衡,修复了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损伤。

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都依赖昼夜节律

但如果正常的昼夜节律被打破,问题可就大了。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敲除选择性的破坏了小鼠跟腱中的生物钟。这些小鼠的跟腱里,虽然胶原纤维的体积分数跟正常小鼠无异,但跟腱明显肥大,轮廓不规则,机械强度和弹性也不如正常小鼠。

Nature Cell Biology配发的评论中,华盛顿大学的Thomas Burris教授表示:昼夜节律紊乱与一系列疾病有关,包括代谢性疾病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。考虑到许多此类疾病与纤维化有关,胶原纤维内稳态的改变也可能是病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
至于大家最为关心的皮肤,如果想要胶原满满,细致滑嫩,吹弹可破,吃什么恐怕都不如每天规律的睡眠有用。

(来源于:奇点糕 奇点网)